第169章 不可阻挡-《重返大隋》


    第(2/3)页

    许便宜行事,短短五个字,可包含的权利却是具大的。

    大隋的诸多总管府,因为统兵管民,因此权利极大,也因此受到极大的限制。比如各总管府虽然统领诸镇兵马,但若非盗匪做乱,以及外敌入侵、士兵哗变,地方叛乱等这些紧急的情况下,总管府就算调动十人以上的军队,都必须先得请示朝廷,由兵部发给符印,才能调兵,否则就是擅发。而擅发的处置是极严的,擅发十个兵以上徒一年,百人徒一年半,百人加一等,千人绞。就算发生紧急状态下的发兵,也必须同时上报。

    而有了便宜行事权就不一样了,便宜行事就是可以先斩后奏。

    这个便宜行事的权利。大隋天子只给予如四大总管府的皇子,以及一些边关之地的总管,如岭南的谯国夫人。处于南蛮之中的桂林总管府等。

    新任的武州总管屈突通都没得到这个便宜行事的权利,易风这个小总管都够不上,只是一个上镇将的新受招安的边将,却一下子有了许便宜行事的权利,可知天子对于怀荒的看重了。

    三十万民,两万兵,看来不光是杨广对易风势力的清楚了解。就是天子杨坚,也看到了易风手中实力的不俗。这也并非是杨坚忌惮易风的实力,易风虽然手中有几十万人。但这还不会放在杨坚的眼中。杨坚这样做,只能说是其一惯的手段,借力打力,招安封赏易风的同时。却也从此为大隋所用。杨坚不在意一些封赏。但如果用一些封赏就能让易风等怀荒人马成为朝廷的一道屏障,又何必那么麻烦的去用其它手段呢。借力打力,一向是杨坚的得意手段。朝廷若真要收了易风的兵马,夺了他的权,说不定还又要生起事端来,若是平时倒还罢了,如今东突厥和高句丽都是蠢蠢欲动,朝廷却不得不在北疆小心谨慎。

    杨广看到这里。不由的长叹一声,心里叹道:“麻烦!”易风的怀荒镇没有被朝廷接掌。对杨广来说当然是有好处的,可也不免与他原本的计划有些不足,他本想让宇文化及、司马德戡等晋王府心腹去掌控怀荒镇,现在却是落空了。易风现在得了天子的承认,已经是无可阻挡的在怀荒坐大了。从现在起,他不得不转变对易风的态度,想要简单的压制看来已经不可能。于是,杨广心中想着,也许该适当的多笼络下这个私生子了。或许自己可以多打打父子这张牌。

    信中接下来谈的是征辽之事,自六月三十万大军开始誓师出征后,进展的并不顺利。朝廷刚接到的军情急报,周法尚的水师舰队在海上遭遇了风暴,几乎全军尽没,只有少数人抱着破木板逃生。目前这个消息已经得到了确认,天子大为震怒。更让天子震怒的是,汉王杨谅和高颎、王世积的陆路大军,现在被困在了辽河岸边。二十余万兵马,还未交战,就已经因为路上水土不服,士兵染上疫症,先损失了四万余人,军中的牛羊马匹更是损失极重,这使得军队的补给运输中断,现在剩余的十几万人马驻扎在辽河岸边,却早已经断粮,高颎还一直在苦撑着等水师前来支援,补给粮食。

    高颎还不知道水师已经尽没,天子现在还打算征召民夫骡马,向辽东送粮,又打算再组建一支水师前往辽东。不过朝中已经有许多人持反对意见,如今已经入秋,马上就要入冬,一旦到了冬季,辽东苦寒,大军的补给更加困难,士兵们出发的时候还穿着夏装,十几万人的过冬的衣装就是个大麻烦,更何况,疫症也还没有完全好,每天仍然有许多将士病死,整个东征军的士气俱无,已成孤军。而且要调粮,短时间也不可能马上送到辽东去。大军继续守在辽东,只怕到时一个都活不下去。

    现在杨素每日在朝中竭力要求撤军,并开始着手准备弹劾高颎和周法尚、王世积等人丧师误国。

    杨广不禁摇摇头,又忍不住冷笑一声,东征之前,易风告诉他这次东征必败,并说了诸多理由之后,杨广还有些半信半疑。最终他以岭南蛮夷叛乱为由,让自己从东征之中脱身而出,并让杨素等人也退出,其实也是在进行赌博。这段时间来,杨广一直很担心着辽东的战事,生怕哪天突然传来高颎杨谅已经攻破敌国,擒回高丽王班师的消息。现在征东军败局已定,杨广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赌赢了,眼下的情况,不管天子还有几分不愿意承认失败,最终的败局都已经注定了。用不了多久,天子就会认清现实,最终下达撤军的命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