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 为你担责-《中医许阳》


    第(2/3)页

    “加入此二者,则更为稳妥,可确保附子和川乌不会为害。现在药房很难进到生川乌了,不能学仲景炮制川乌的办法,但是可以在汤中加入150g蜂蜜,也是一样的。”

    “这些全是前辈中医应用乌附类的经验,只有学会如何驾驭这类猛将,中医在治疗危急重症的时候,才能有克敌的武器。”

    “诸君须当牢记,你们以为的破格使用这些毒峻药,其实不是乱来,而是要慎之又慎。只有亲尝过,心中才会有数。我也提议诸位下班后可以尝尝川乌和附子,试试中毒后解毒的感觉。”

    在场一群小中医纷纷倒吸凉气。

    许阳道:“许多老中医门下弟子都会被要亲尝乌附,以及其他药物,自己都不敢用?怎么敢给病人用?”

    大家都有些面面相觑。

    几个西医则是相互看了看,对此很不以为然。许阳所谓的谨慎,对他们来说,还是太粗糙了。

    一款西药是怎么用上临床的,是要通过非常复杂的验药过程,一次次的验证,药理研究,动物实验,人体多批次服用实验,一次又一次,要经历非常复杂的程序之后,才敢用于临床。

    你只靠你自己喝两口,就敢用在病人身上了?

    这也太乱来了吧?

    一点安全性和保障都没有啊。

    几个西医主任纷纷摇头,心中都很有意见,只是嘴上没说而已。

    连钟华和曹德华都皱紧了眉。

    ……

    许阳微叹了一声,道:“我知道诸位认为以自己的服药体验来确定剂量是很不科学的,因为毕竟自己无病,而患者垂危,自然不能等同。”

    一群小中医纷纷点头。

    许阳无奈地说:“对前人用药经验保持必要的怀疑,是正确的。让你们尝附子和川乌,让自己中毒,再用药解毒,只是为了证明这些药能克制乌附之毒,以至于用在患者身上不会为害。”

    “所我们要比任何人都要小心谨慎,我也很希望有医药研究机构能给出靠谱的结论,可是那些研究中药的机构,却没几个人懂中医。”

    “医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问,切不可崇尚空谈,轻视临床。医药研究所的药理研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药,我们只能靠自己亲身试毒验药。”

    “真正试过之后,你就会发现仲景是对的。仲景经方沿用一千八百多年的临床经验,难道不比医药研究所靠谱,难道还不以证明其安全性和疗效吗?”

    小中医们相互看了看,想要记笔记,可却不知道怎么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