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京中某巷。赟 一位读书人正在给街头巷尾的人读报纸,当他读了顾清菱写的这篇文章时,愣了一下。 “我眼中的一顿饱饭,它应该……” 一边读一边恍惚。 我的天,崇亲王妃竟然是这么想的?! 他到底该说她志向极大,还是该说她好高骛远呢?普通人家,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可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可人家说了,这她想像中的未来,她觉得“吃好一顿饭”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我的乖乖,崇亲王妃不会天天就是这么吃的吧?!她居然认为天下的老百姓也应该这么吃。”一位大娘唏嘘着,想像不出来那将是怎样的一副画面。赟 她以为自家偶尔能够吃顿肉,什么东西掺着就能填饱肚子就已经很幸福了,结果人家怎么说? 真正的填饱肚子不是没有选择的“吃饱”,而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了。 不是简单的吃饱,而是要吃好吃得开心。 马大爷说道:“所以说,人家才是王妃,人家想到的看到的,跟我们就是不一样。我们还在想着吃什么才能填饱肚子,人家已经想着什么才是好吃的……也不知道我这辈子,还能不能看到这一天。” “我们怕是看不到了,只希望我孙子能够看到。” …… 一开始,有些读书人听到书香院给自己的学生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觉得他们就是吃饱了撑的,闲着没事干。赟 哪家读书人放着好好的书不读,却研究天下到底有多少老百姓吃不饱饭? 天下吃不饱饭的去了去了,若是天下人都能吃饱饭了,还要他们这些读书人干嘛?他们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官,然后让天下人吃饱饭吗? 可具体要怎么让天下吃饱饭,他们就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了,有的只是一些空谈,什么该是什么季节就该干什么事情,不能涸辙而鱼,要休养生息,要…… 这些策略形而上学,大而空,普通老百姓听不懂,他们也得不到实际的好处,不过是上面的领导班子换了而已。 当顾清菱的文章发出来,街头巷尾也在讨论“吃饱饭”这个问题时,机灵一点的人顿时看出了问题。 一个问的是,天下有多少人吃不饱饭。 一个谈论的时,她眼中“吃饱饭”应该是什么样子。赟 两者巨大的比较,中间隔着的是什么? 隔着的是一群被需要的,迫切地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天下有志之士。 与顾清菱之前发出的“招贤令”顿时匹配上了,与书香院多出来的“农学院”匹配上了,也架通了天下万民和读书人之间的桥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