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曹叡最后的反抗-《我在三国救蜀汉》


    第(2/3)页

    荆州陷入了这种僵持之中,羊家父子也调任河东河内两地,也就是马孟起即将骚扰的地方。

    两个人虽然是父子,但是却是真的公私分明,同时也的确都是能臣良吏,河东与河南之地在他们两个人的手中慢慢的开始由民向军的方向转变。

    依托黄河与各个关隘建立起来的防线,的确是让一般将领望尘莫及。

    这也是为何刘迈提出要动用马孟起坐镇高陵之地的原因。

    不仅仅是北地与并州草原相连,更是因为现在的羊家父子却是值得如此对待。

    而夏侯玄与夏侯霸两个人现在已经开始坐镇潼关之外了,曹肇和曹篡两兄弟也堵在了青泥隘口之外。

    四个人的背后都是越发稳重成熟的曹宇。

    当然,就算是现在的曹宇,也就是一个简单的稳重成熟,勉强算得上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良将。

    和夏侯儒,差不多一个档次。

    四个战场,四个方向,全部都已经慢慢的稳住了情势,再继续下去的话,曹魏就会在合适的时候发动一场万众瞩目的反攻了。

    而曹叡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段时间,他真的算是极为努力的在准备。

    教导两个养子,筹措足够的粮草,说服曹氏和夏侯氏的支持,最后还有整合各方兵马。

    曹叡甚至都开始将自己隐藏多年的力量拿了出来,校事府和各个军营都在听到了曹叡的命令之后各地之间的变换,做好了随时为曹叡赴死的准备。

    而曹叡这段时间除了这些之外,在家国天下的大事上面更是没有任何的疏漏。

    虽然曹叡喜好奢华,喜好美人,喜好很多很多东西。

    但是不可否认他是一个明君,这一点任凭谁来说,那都是没有办法反驳的。

    这几年曹叡的性格越发的坚毅沉着,同时明谋善断,而且对于朝堂权衡之道那也是愈发的娴熟了起来。

    正是因为如此,曹叡虽然和世家之中多有不齿之事,但是曹魏的政令确实是出自他一人之口,当真算得上是政由己出,一人独断。

    同时他也借助着这次机会,在杜恕整顿朝堂之时,他直接提拔出来了一批在就已经准备好的官员。

    而这些人却全都不是曹氏或者夏侯氏之人。

    曹叡诏令设置律博士,改革汉法,制订新律,并且借机当真是笼络到了不少的人才在其麾下。

    同时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在司马懿等人的眼皮子底下调出来的,这几年曹叡慢慢的将军权下方,当年的四位辅政大臣除了早早交出兵权的陈群之外。

    剩下的三位几乎就没有怎么休息过。

    常年在外征战,看似在给他们放任权利,实际上却是让他们远离了朝堂。

    尤其是当曹真和曹休两个曹氏柱石去世之后,司马懿回到洛阳中枢的时间当真是屈指可数。

    哪怕这一次世家翻身,他们也被曹叡快速的派遣了出去。

    而就在这些人稳定住局势之后,曹叡立刻将尚书令陈矫,尚书仆射卫臻,司隶校尉崔林等人提拔了上来。

    这些人也是世家,但是和司马懿所代表的却不是一类世家,这一下让司马懿等人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曹叡这种行为。

    过河拆桥,这似乎真的算不上。

    而不仅如此,这两年的时间之中,曹叡在百忙之中抽调了司马懿回转洛阳,然后点齐兵马前去平复了数次作乱的辽东之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