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就是正规的纸张和印刷之法。 从蔡伦时期到现在也过去了上百年了,造纸这种事情并不是没有人改进,这天下人并不是傻子。 纸张和布帛哪个更加的便宜划算,甚至刘禅也曾经想要让马钧试着去改进这个东西。 但是最后得到的结果是温度不够。 不是原材料的问题,最后的问题是温度和调和已经比例,后两者其实大量的实验下去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但是第一个就卡掉了全部的希望,纯粹的炭火并不能够解决这件事情,现在的冶炼做不到煤炭的开采。 木材和草类之物根本无法完全变成纸浆,更不要说后面纯手工弄出来的筛子,以及最后一步的成纸。 想要打出铜丝,最后弄成筛子,恐怕欧冶子复生他也有些挠头,手段够了,这时间和力气也是不够的。 至于印刷那就更加不要说了。 这都属于扯淡了,火候,材料,工艺,这不是行不行的问题,这是时代的问题,整体科技不过关,怎么也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单单这一样教材就将所有人打蒙了。 而除了教材之外,还有第二个硬伤,财力。 所有人都想要读书,但是九成九九的人都没有这个本事,不但是灭幼这个门路,而且还是没有这个本事。 不说别的,钟繇作为长社钟家的子弟,从哪方面来说,那也算是得天独厚的了。 但是他想要读书,都需要自家族中的叔父资助他,帮助他才能有书读。 这等艰难放在平民百姓上,可想而知。 其三,书籍的来援。 这天下绝大部分的书籍都在世家豪族手中,便是皇家也不过多时秘闻档案记录等等,而非真正的书籍。 想要开启民智,这同样离不开世家大族的妥协,而很明显,他们是不会妥协的。 但是历史上为何会有民智开启的时候,不仅仅是因为造纸和印刷的成熟,更多的是因为世家的作死,将大量异族放入了中原。 衣冠南渡之下,他们根本不可能带走太多的书籍卷藏。 在这种情况下,的确是有大量的传承失去,但是同样也有大量的书籍散落,到了那些苟延残喘的普通百姓手中。 这就是历史的必然性。 但是刘禅不可能用这么大的代价去做这么一件事情。 不过小说家的出现却是让他走出了自己的牛角尖。 既然做不到一步到位,何不试着先走一步? 既然书籍出不来,那么口口相传又何尝不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第(3/3)页